武汉加油 鹏城论剑 |
武汉加油 鹏城论剑 |
加工中心的广泛应用是幕墙制造业的必由之路来源:原创文章 版权所有作者:沃二一门窗幕墙网评论员
原创发布日期 2014年8月
劳动力成本上涨使自动化设备成了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国家统计局对上海178家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企业调查发现,制造企业劳动力成本上涨,招工难、用工荒等问题日益凸显,阻碍了制造企业的发展。 有超过80%受访企业反映用工贵,86%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及60%的技术密集型企业均表示, “劳动力成本上升”是企业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此外,制造企业还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 55.1%的小型企业反映招工难,高出大型受访企业的20.1%。 企业为降低人力成本,方便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自动化设备成了制造工厂的必然选择。 制造加工行业购买大量的工业自动化设备,这是国家GDP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也通常能暗示经济的健康发展。报告显示,全球工业自动化设备市场(IAE)持续增长,到2015年将超过2000亿美元。工业自动化设备进入快速增长期,企业将凭借技术优势代替正在消失的人口红利,从而加速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发展。 面对强大的成本压力,企业家们已意识到,单纯地提升劳动力工资,只会将企业发展逼入死胡同。“劳动力成本一年上涨10%,但利润率有时都没提那么高。”引入自动化设备、减少用工人数,向机械化要效益、向管理要效益已成为现在企业家们眼中不再制肘于劳动力稀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一条有效途径。 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造产品在全球制造业产品的数量占比为15.6%,首次超过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产品制造国。为了应对手工劳动的弊端,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势必不可阻挡,这也使得诸如日本机械设备制造商法努克(Fanuc Ltd.)、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 AG, SIE.XE)以及总部位于美国的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 )在内的各大设备供应商盈利前景一片看好。 仔细的投资者可能早就已经看出,作为全球顶级设备制造商,日本法努克的股价在过去一个月的累积涨幅已经达到了16%。日本传感器制造商欧姆龙公司(Omron Corp.)的股价累计跳升幅度也高达13%。 但有分析师认为,自动化行业的潜在增速与股价的上涨并不存在密切的联系。该行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薪酬的提升、制造商打造价值链以及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带动的。 野村证券公司(Nomura Securities)的数据显示,中国使用数控(numerical control )的机械工具占比(衡量自动化水平的一个指标)在截至2010年5月的三个月里上涨至27%,2009年该值为22%,2008年为19%。这使得目前中国自动化的水平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相近。日本数控比例目前已经排名世界第一,高达82%。 日本工业用机器人制造商安川电机(Yaskawa Electric)表示,在2010年五月,强劲的需求使得中国对行业自动化装置的海外订单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考虑到当前中国使用自动化的水平仅为日本的四分之一,该行业势必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野村证券驻东京研究分析师Wenjie Ge表示:“中国工厂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幅度高于80年代的日本。上涨的劳动力成本不仅会帮助中国走向自动化,更将提升员工的个人收益,反过来,这又会助推行业的机械需求。” 加工中心在幕墙行业的应用使投入产出比找到新的平衡点 加工中心(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简称cnc,是由机械设备与数控系统组成的使用于加工复杂形状工件的高效率自动化机床。幕墙行业的加工中心主要用于加工各种长度的型材、PVC、型钢等金属。集铣削、钻孔、攻螺纹、倒角等功能为一体。(如普拉迪 PZ系列型材符合加工中心)。加工中心的最大优势就是集成多个加工工序于一体,一次装夹,完成多项工序的加工,减少了累积误差,提高的加工精度,关键是降低了劳动量和劳动强度。 早期的幕墙加工,因为劳动力成本低廉,幕墙企业一般很少选择高性能的加工中心,而是应用功能较为单一的锯床、钻床、铣床等简单设备,不同工序由不同的设备及人员组成。 幕墙加工投入产出比
从上表可以看出,10年前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时候,使用自动化加工中心的初始投入和年投入产出比都比使用普通设备加以大量的劳动力的模式大,而到了现在,劳动力成本翻了几倍的情况下,使用自动化加工设备的投入产出比优势就很明显。由于10年前的竞争环境与现在也不一样,目前幕墙行业已经进入充分竞争的时代,单价和利润率都明显不如10年前,但是劳动力成本却比10年前翻了数番。自动化加工中心的投入产出优势就很明显。 早期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造就了幕墙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幕墙行业的发展早期,项目多,单价高,劳动力成本低。幕墙企业可以围绕整个业务链条配置相关的人员,尤其是在加工安装的环节,需要大量的劳力。那个时候,基本上不需要大型的加工基地和高级的加工设备,一般是现场加工,甚至是简单的切割和钻孔设备,通过手工或者半自动的加工制作就能够完成传统的框架式幕墙的加工和安装。因此,廉价的劳动力成本成为了幕墙产业盈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幕墙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幕墙行业进入了充分竞争的时代。幕墙单价的下降,加上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利润变得越来越微薄,幕墙行业因此进入了微利时代。劳动力成本上涨,致使幕墙产业的盈利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工地的工人只需要50~100元一个工,现在上升到300~500元,翻了数倍。因此,现场加工的模式基本上被淘汰,现在,单元式幕墙已经基本上替代了早期的框架式幕墙。由于单元式幕墙的单元板块在工厂生产加工,加工精度得到了保证,使得工地安装可以节约大量的现场工人,降低了安装成本和提高了安装效率。 对于不同规模的幕墙企业,都有一本自己内部投入产出比的账,当有一天你会发现,一直沿用的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使得劳动成本的增长已经大于利润率的增长的时候,你会发现盈利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而通过各种调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自动化加工中心的使用,无疑是当下明显改善幕墙加工环节投入产出比的解决方案。 加工中心在降低了劳动成本的同时收获了高品质 由于单元式幕墙的加工精度要求高,使用单一功能的加工设备分成多工序多工位的加工容易造成累积误差,影响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满足不了现场安装的精确性。因此,加工中心的优势非常明显,由于加工中心使用一次装夹,加工基准的唯一性,多工位多工序可以在一个基准里完成,从而消除了累积误差,保证了加工精度,从而也保证了单元板块的装配精度。 在欧美发达国家,以德国为例,德国制造的产品以品质著称,曾经走访一个德国的企业,其负责人说德国的设备及其加工精度的要求是你们中国人难以想象的。当初我们还不理解,但是通过劳动力成本的核算,我们就知道了其中的奥妙。为什么欧美发达国家制造的产品质量就是高呢?难道这仅仅是人员的素质问题吗?显然不是,是因为劳动力成本高,促使使用大量的高质量高精度的设备,从而避免设备维修产生的高维护成本。因此也不难理解欧美发达国家对故障产品的直接更换多于维修的道理,维修的劳动成本耗不起。 一个建筑的建设成本只是占总成本的30%,有70%是维护成本,因此,高品质的产品可以大大减少维护成本。以地弹簧为例,早期的很多包工头为了省钱,通常购买几十块钱的廉价地弹簧,但是用不久就坏了,如果维修的人工成本大大超过产品的成本,你会购买品质低下的廉价产品吗?广东有一个小镇曾经大量生产和销售廉价的五金产品,但是近年来几乎销声匿迹,因为在劳动力成本高企的今天,低质量的廉价产品已经没有优势,人们已经意识到使用高质量产品的成本能够大大减少维护更换的成本,而高精度的加工设备自然而然就加工出高品质的产品。欧美发达国家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促使整个制造业产业链都围绕着降低劳动成本的思维方式去运作,而制造业降低劳动成本的唯一方向就是提高生产制造的自动化率。 为什么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上都被认为廉价而且质量不好呢?究其本质也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导致生产环节大量的使用人力和简单设备,高精度高品质的自动化设备没有被重视更没有得到充分应用,因此,工艺的精度也因为人为环节的累积误差而大打折扣。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的今天,中国制造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水平看齐的那一天总会到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是促进制造业提高自动化水平的原动力。制造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直接带动产品的品质的提升。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幕墙的第一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中国的幕墙行业,也成为了中国在为数不多的国际领域里取得竞争优势的产业。这得益于中国幕墙行业整个产业链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国内幕墙加工中心的技术发展和产品的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门窗幕墙设备产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近年来更是涌现出诸如普拉迪这样的生产优质幕墙加工中心的新锐企业,幕墙加工中心的普及与应用,使得幕墙企业在这一轮的劳动力上涨的大潮中找到了一个新的投入产出的平衡点,同时也使中国幕墙的制造业收获了高品质。 加工中心的大量使用将促进幕墙生产的工业化和标准化 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迫使企业提高自动化生产的规模。笔者曾走访某知名幕墙企业的加工基地,生产负责人告诉记者,加工中心的优势是单一化,批量化的生产,这样才能较好的体现加工中心的优势,如果幕墙的规格尺寸多样化,会造成型材加工参数的多样化,因而导致装夹调试和编程时间成本的大量提高,这样相比起传统的人工操作的加工机械则显示不出优势。但是这一来,人工的成本将进一步推高这些异形和个性化幕墙的生产成本。 因此,可以见预见,在未来,大量的建筑幕墙和门窗都会朝着工业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促进了自动化生产的发展和升级,而自动化生产的效能则需要依赖标准化和工业化才能充分体现。尤其是随着BIM等应用的成熟和扩展,建筑幕墙的数字化设计、将使得自动化加工中心在建筑幕墙加工中的应用显示更广泛的前景。 【结语】 门窗幕墙行业原创深度分析报导系列文章是沃二一门窗幕墙网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包括全文转载或部分摘录),请尊重原创,盗版必究! 上一篇: 行业电子商务路在何方?
下一篇: 远大怎么了?
|